第五七窟南壁中央画一铺说法图,四周画千佛,下部画供养人(大部分已残毁)。说法图为弥勒说法图,这铺说法图中佛、菩萨、弟子等形象达十五六身,除了主尊佛像和两身大菩萨以及身材较小的天王外,其余的人都仅露出半身或露出头部。
莫高窟,坐落于河西走廊的西部尽头的敦煌。它的开凿从十六国时期至元代,前后延续约1000年,这在中国石窟中绝无仅有。它既是中国古代文明的一个璀璨的艺术宝库,也是古代丝绸之路上曾经发生过的不同文明之间对话和交流的重要见证。
第96窟内有一尊依山崖而塑的巨型弥勒佛像,高35.5米,是敦煌石窟中最大的塑像,在唐代时已称为“北大像”。 这尊塑像在古代造像中的高度仅次于四川的乐山大佛(坐高62米)和荣县大佛(36.67米),如果以室内泥塑大佛计算的话,北大像属全国之冠。
莫高窟第130窟开凿于盛唐开元、天宝年间,前后费时约二三十年。窟内塑像为倚坐弥勒佛像,高26米,是莫高窟仅次于第96窟“北大像”(高33米)的第二大佛像。因为这尊大佛位于“北大像”之南,因此早在唐代文献中已将其称为“南大像”。 第130窟弥勒佛像
敦煌壁画中体现出的对文殊、普贤菩萨的信仰,不仅有尊像式的文殊、普贤菩萨像(30幅),更多的是画在文殊变和普贤变(130余幅)中,以及表现在维摩诘经变“问疾品”(70余幅)中的文殊菩萨,后二者在唐宋时期风行一时。
第96号窟内有一尊依山崖而塑的巨型弥勒佛像。佛像高35.5米,是敦煌石窟中最大的塑像,在唐代时已被称为“北大像”。这尊塑像在古代造像中的高度仅次于四川的乐山大佛(坐高62米)和荣县大佛(36.67米)。
2024年4月12日 · 第 96 窟内有一尊依山崖而塑的巨型弥勒佛像,高 35.5 米,是敦煌石窟中最大的塑像,在唐代时已称为 “ 北大像 ” 。 这尊塑像在古代造像中的高度仅次于四川的乐山大佛(坐高 62 米)和荣县大佛( 36.67 米),如果以室内泥塑大佛计算的话,北大像属全国之冠。
敦煌石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一个璀璨的艺术宝库,也是古代丝绸之路上曾经发生过的不同文明之间对话和交流的重要见证。“数字敦煌”项目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与文物保护理念,对敦煌石窟和相关文物进行全面的数字化采集、加工和存储。
此窟位于莫高窟南区中部。创建于初唐(中唐、晚唐、五代、宋、清重修)。主室为覆斗形顶,西壁开一龛,是唐代的代表窟之一。宋或西夏时,此窟壁画全被覆盖,绘以满壁千佛。1944年,敦煌艺术研究所剥去四壁之上层壁画,初唐艺术杰作赫然重晖。
敦煌彩塑是以 莫高窟 为中心的敦煌地区约577个洞窟里遗存的佛教艺术品的主要部分,这些施以彩绘的塑像,有三十多米高的巨像,也有十几厘米的小像,计3000余身。虽经历了一千多年的岁月,但保存得十分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