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来到了中国,这是中美两国在二十多年的隔阂和对立之后,一次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访问。这次访问的背后,有着复杂的国际形势作为推动力。在冷战的背景下,美国和中国为何能够坐下来对话呢?
新中国成立后,美国对这个新生的社会主义国家十分不友好,并妄图通过多种方式将其扼杀。然而随着苏联的不断发展,与苏联处于冷战关系的美国,内忧外患,被苏联压得几乎喘不过气来。因此在中国和苏联的关系恶化后,为了减少自己国家的外交压力,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不 ...
宋家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家族,甚至可以说是中国近代政坛的一个缩影。他们家最出名的宋霭龄、宋庆龄、宋子文、宋美龄四人分成了两大阵营,宋庆龄继承了孙中山先生的遗志,后来站在了共产党这一边,其余三人都是在国民党反动派一边。
1972年,时任美国总统的尼克松,为了改善中美之间的关系,访问中国。 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位访问中国的美国总统,他的这次访华,对中美 ...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在这次被称为“改变世界的一周”的破冰之旅中,尼克松总统还带着另外一个重要的任务:还钱。而他的“债主”就是我国金属材料科学家、金属学专家和冶金教育家,日后的中国科学院院士肖纪美。肖纪美院士来源丨中国科学家博物馆欠“债”要 ...
图像加注文字,尼克松(右)在水门事件的惊涛骇浪中仍于1973年6月18日在华盛顿与前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举行了首脑峰会。 2013年8月21日 已故美国 ...
在此情境下,一个有趣且略带微妙的比较悄然浮现——理查德·尼克松。这位因水门事件而声名狼藉的第37任总统,与哈里斯在职业轨迹上似乎有着某 ...
周三,又有一批美国前总统尼克松(Richard Nixon)秘密录制的录音带被公之于众。这段录音记录的是,1973年4月30日尼克松总统首次就水门事件发表全国 ...
以下是美国历史上的一些引发争议的总统赦免事件: ——1974年9月8日,时任美国总统福特赦免其前任、因“水门事件”下台的尼克松。随后的民调显示,多数美国人不赞成赦免尼克松。1976年,福特竞选总统失败。美国历史学家认为,赦免尼克松是福特竞选总统 ...
一个可能更大的担忧是一些人所说的“反向尼克松战略”。 (本文来自《华尔街日报》每周三发送的中国洞察新闻简报,该简报由本报首席中国记者魏玲灵主笔,她在同事Clarence Leong的协助下与您分享她关于中美竞争动态的独家解读。点击此处订阅,即可从下周 ...